网站首页 人大概览 工作动态 监督工作 代表风采 乡镇人大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市人大网
乡镇人大网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乡镇人大>排上镇人大:代表法“嫁接”排上沃土,金钥匙“解锁”三维深耕

排上镇人大:代表法“嫁接”排上沃土,金钥匙“解锁”三维深耕

发布时间:2025-07-10    浏览次数:302次

熹微晨光点点,湘东区 排上镇沸水村的代表联络点里已泛起人声。区人大代表黄洁站在台前,拿着刚印好的《代表法》,正给代表们比划着:“你们看这深化‘两个联系’制度机制,这是在说我们身为人大代表,既要牵紧国家机关与代表的线,更要织密代表与群众的网。”——这是排上镇人大将法律条文揉进乡土的日常一幕。

为推动新修改代表法在基层落地落实,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能力,排上镇人大紧扣“学、带、干”三大环节,通过沉浸式学习、精准化帮带、实战化履职的“金钥匙”,让代表法深入田间地头,进一步明确新时代人大代表“做什么”“怎么做”“为谁做”的行动方向。

两级代表同堂学 学习覆盖“有广度”

“吃透法律条文,才能踩准履职步子。”排上镇人大将新修订的代表法学习作为代表学习重点内容,3月20日,镇人大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主课堂、16个村代表联络点为分课堂,组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及选民代表共120余人“云端+现场”同步参训,用“板凳会”式语言解析“突出对代表履职的政治要求”“完善闭会期间活动内容形式”等《代表法》修改的5大亮点,让法条转化为“听得懂、用得上”的履职指南。此外,排上镇南繁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张海峰以“家门口的法律课”形式,结合“南繁制种产业升级”“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等民生议题,对比新旧法条解读代表履职“新标尺”。从站点讲台到制种田地,排上镇60余名代表带动种粮户、企业职工、教师等不同行业群体,已开展“线上普法”2场、“地头宣讲”6次,让《代表法》从法律条文变成了群众口中的家常话。

结对帮带传经验 能力提升“有梯度”

在排上镇人大统筹谋划下,一套以“1名机关代表结对1名基层代表、联动N名选民骨干”为架构的帮带机制在履职一线落地生根。镇人大制定《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学习计划》,将制种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实践场景纳入“跟岗学习”指定站点,全程跟踪帮带实效。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刘肇鸿带着镇代表彭勇走村入户,从“制种稻田灌溉管网哪处易堵塞”“秋粮收割期农机调度如何更高效”等细节入手,传授“田间问需法”;区人大教科文卫委阳召玲则以“提升校园周边交通安全”建议为例,手把手教镇人大代表、排上村妇女主任李海红撰写建议时如何嵌入数据支撑。目前,全镇28对帮带小组已开展“晨访农户”“夜谈村事”活动36次,让新任代表从“跟着看”到“主动干”,实现角色跃升。

民生议题齐参与,履职效能“有力度”

“法条暖不暖,田埂上见真章。”排上镇人大积极引导人大代表将学习新修改代表法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履职实践中践行法律要求。在北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代表们带着法条走田埂,推动整改渠道路线偏差问题,惠及农田800余亩;面对农村养老难题,代表们走访8个村养老服务中心后提交《互助养老服务提案》,促成镇里试点“幸福食堂+日间照料”,解决60余名独居老人吃饭问题。今年以来,代表们将48件群众诉求转化为法定程序下的建议办理,用“法条落地”实效丈量民生温度。

新修改代表法的落地生根,为排上镇代表履职注入“法治动能”。镇人大将持续深化“学习—实践—提升”闭环机制,推动代表在制种产业升级、矿区生态修复等镇域重点工作中亮身份、扛责任,让代表法的“钢规铁纪”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民生温度”,为湘东区高质量发展筑牢基层法治基石。(排上镇人大李初军、饶煜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