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湘东区东桥镇人大用好“望闻问切”四字工作法,通过望问题、闻民声、问民忧、切症结四种举措,强化现场调研,深入联系群众,直面群众诉求,直击疑难症结,不断发挥好人大在解决群众诉求方面的推动作用。
现场视察“望”问题。
“我们这个自然小组住户多,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也大,很多居民为图方便,就近把垃圾扔在楼下路口处,天气一热就气味熏天”。选民接待日当天,东桥村周家自然村的住户周某正在镇联络站向值日代表反映问题。了解了群众诉求后,当月的值日代表立马到现场进行察看,发现距离路口仅50米处便设有垃圾桶,但是很多居民由于天气热,不愿多走,直接将垃圾堆放在路口,不仅污染环境,更影响了主干道的交通畅通。为解决该问题,镇人大召集东桥选区的人大代表和村两委成员召开会议,建议在路口处增设一个垃圾分类站并督促垃圾车及时清运。现在,周家自然村的路口处,四个垃圾桶分类摆放整齐,也没有难闻的气味,周遭的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据了解,今年以来,东桥镇人大通过现场察看的形式,解决群众反映的“急愁难盼”问题20余个。东桥选区的代表荣萍表示:通过现场察看的方式,我们能更加明确地了解到群众哪些建议是当前最迫切的,哪些是需要纳入政府长期规划的,这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们建议答复的效率和满意度。
深入群众“闻”民声
东桥镇人大通过线上系统收集、线下座谈听取的方式,实现选民反映问题“零距离”、民意收集全覆盖,打破代表联系选民的时空限制。“黄泥湖蓑衣塘路口没有路灯,夜间出行非常不便,建议加快推进路灯安装,解决出行隐患。”年初,黄泥湖村民陈某通过数字人大系统反映了夜路问题。该村的人大代表徐丽在接收到该条民意处理提醒后,立即反馈给了村两委班子,村级相关负责人随即进行了回复:“该段道路的亮化工程已经纳入规划,预计上半年可以完工”。陈某表示:“今年过年回来看到家门口没有路灯,村里大部分自然组都安装了,出于安全考虑,便想提出该建议,正好去年回家看到人大代表在宣传江西数字人大系统的运用,就抱着试试的心态提出了建议,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了答复,这为我们这种长期不在家中的村民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提建议的渠道”。东桥镇人大还组织6个代表小组定期召开群众座谈会,利用茶余饭后散步聊天的时间组织群众坐到一起拉拉家常,提提建议,今年以来,通过座谈的方式收集问题及建议30余个,其中6项事宜已经纳入今年的民生实事票决项目中。
调研走访“问”民忧
江西元一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内,东桥镇人大正在组织代表开展企业调研,了解企业诉求及发展中存在的困难。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去年年底企业意图升规,但是由于营业额不达标,未能完成,好在镇人大代表及时走访,了解了我们的需求,随后在镇人大协助下,我们洽谈了一个较大额的业务,并于2024年完成了升规”。东桥镇人大始终将调研作为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法宝,今年来共组织80余名代表深入辖区企业、学校、村等地开展教育建设、营商环境、粮食种植等主题调研,主动了解破解群众堵点痛点,为民排忧解难。截至目前,累计走访调研企业、商户、农户20余次,收集问题10余条。
把准脉络“切”症结
按照党政重视、群众关注的原则,东桥镇人大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办理群众意见建议。针对“东桥集镇供水问题”,先后召开3次专题座谈会,通过党政班子一起研究部署,找准“问题症结”,精准对接区级有关职能部门,并做好跟踪督办,现集镇供水一期管网改造已全部完成。今年来,围绕“道路拓宽”“河道养护”“停车场建设”等困扰群众的问题,镇人大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共同研判,推动解决问题症结,共交办各类建议20条,代表满意率达96%。
下一步,东桥镇人大将围绕全镇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准脉络、积极履职,做好“望闻问切”后半篇文章,不断擦亮人大工作新名片。(文依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