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蕾 记者刘洁
走近麻山中学新校区,处处樱粉瓦黛、绿树成荫。教学楼宽敞明亮、实验大楼功能齐全、学生宿舍楼干净整洁,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一应俱全……从老校区到新校区,这些变化看得到、摸得着、感受得到。更令人欣喜的是,麻山中学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续四年翻倍增长,今年文化和艺体本科双上线学生151人,其中一本学生31人,成功实现低进高出的“逆袭”。这份收获的背后与湘东区人大代表、麻山中学校长黎志朝的努力密不可分。
作为一名校长——牢记师者践初心
今年48岁的黎志朝,自1995年走上工作岗位以来,从一名普通的生物教师,一步一步成长为麻山中学的校长。多年来,他一直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受到全体师生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江西省高中生物骨干教师、江西省“中小学名校长”、萍乡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黎志朝坦言,作为一所农村普通高中的校长,肩上的压力很大。不忙的时候,他喜欢在宁静的校园里与师生们聊聊天、散散步。他坚信,只有和学生、老师们在一起,才能发现一些问题和平时注意不到的细节。麻山中学大多数学生来自湘东区的各个乡村,生源质量普遍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黎志朝时常与老师真诚地谈心、与家长热忱地交流、与学生耐心地沟通,同时还虚心听取同行的建议,通过多方沟通交流和多渠道收集意见建议,他确定了“办湘东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普高教育,培养有为有守的时代青年”的办学方向和“因材施教,崇德务实”的办学理念。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黎志朝努力提高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教师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为培养青年教师,他积极搭建“青蓝工程”教师拜师平台,还为他们积极争取进入省级、市级、区级的教学比武大赛,同时给青年教师提供大量外出学习机会。另外,黎志朝还想方设法为青年教师提供优质的食宿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做一个有良心的校长,一直是黎志朝不变的诺言。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所有的工作都是以“良心”为指引,坚持“培养每一位学生一门特长”的教育教学理念,依托学校系列特色校本课程,提倡“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开辟专门的劳动基地,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与养护、种植和养殖等任务。2018年,该校启动30科校本课程的研发,目前已基本完成前期的教材编写工作。劳动基地根据校本课程《寻味萍湘》录播的劳动教育课程在“赣教云——江西省中小学线上教学平台”播放,其中《粽子及其制作》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得到省、市、区教研室的充分肯定,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认真履职担使命
黎志朝自当选为湘东区人大代表以来,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与初心。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近30个春秋的教育工作者,他积极围绕教育工作建言献策,助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麻山中学老校区占地面积小,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基本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建,水管、线路严重老化。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黎志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他审时度势,牢牢抓住教育均衡发展的契机,在湘东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时,对麻山中学的现状和发展规划建言献策。通过争资金、争项目、争政策,2017年11月,麻山中学新校区重建工程获批。带着对新校区的美好憧憬,黎志朝拿出“拼命三郎”的劲头,为抢工期,他起早贪黑,顾不上节假日休息,一有时间就在工地现场,了解工程项目的进度。2021年8月,占地面积212亩的麻山中学新校区展露新颜,教学综合大楼、实验大楼、公寓楼拔地而起,每一处都焕发着新的活力。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黎志朝一直在为麻山中学的发展奔走努力。该校门口桐三线车流量大,每逢周一或周五学生上下学时段,交通十分拥堵,存在安全隐患,他多次与相关部门衔接,反映问题的严重性,事情最终得到圆满解决。2022年,黎志朝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关于麻山中学周边配套条件改造升级建议》,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协商解决中。他还十分关心学校的困难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我一定会用心用情履行自己的代表职责。”说这话时,黎志朝的眼里透着自信。